被子通过保存空气来隔绝外面的寒冷,所以被子的保温效果与填充物储存空气的能力有关,与被子的重量关系不大。
你只需面对两个选择:天然填充物 or 合成纤维填充物。
* 被子的’呼吸性能’:呼吸性好的被子可以帮你吸走身体产生的潮气,并从被子中排出去,为一晚的睡眠保教护航,所以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 ¥¥¥ 价格标示来自我们对常见品牌的报价后的筛选,价格所对应尺寸为 200 x 200 cm的被子。仅供参考。
羽绒¥ 300 +
最轻的填充物,大量绒毛紧密接触,形成中空层,有很好的保温性能。一般指鸭和鹅的羽绒。
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羽绒被其实分细了有三种:
绒( down ) 被:从水禽腹部等部位摘取的小羽绒。弹力拔群。100%的羽绒是相当昂贵的,便宜的就是大忽悠。纯绒被比羽绒被更轻更保暖。
羽毛( feather ) 被:很少有单纯使用羽毛的被子,质地比较硬,不推荐购买。
羽绒 ( feather and down )被: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这种了,绒毛和羽毛混合使用。
一般来说:白鹅绒 > 白鹅羽毛 > 白鸭绒 >白鸭羽毛。
白鸭绒;颗粒状的羽绒球,可包含大量空气,持久保暖。此类羽绒被广泛使用。
白鹅绒:羽绒球体积大,密度高,比白鸭绒更轻盈松软,保暖度更久。
大型白鸭绒与白鹅绒;大型羽绒球因吸入大量充分空气而更轻盈,是高品质羽绒。因稀少而昂贵。(¥ 1,700 +)
如果你不喜欢蓬松感(稍不贴身),可以选择多一点羽毛填充的被子,会更重一点。
买羽绒被,还可以关注几个指标
FILL POWER 蓬松度:最常用的羽绒品质衡量标准,膨胀系数越高,保暖度就越好。但是蓬松度在国内并非硬性指标。
绒子含量:羽绒中含有多少绒(down),含绒子越高越好。绒子含量超过50%的情况下,称为「羽绒被」(国家标准)
蚕丝¥ 450 +
一年四季都适用,蚕丝被由相互层叠的蚕丝纤维制成,所以看起来比羽绒更好看。蚕丝有更好的脱敏性以及更好地隔绝尘螨的功能。最好的蚕丝是野生蚕丝和 A 级桑蚕丝( mulberry silk ¥ 700 + ) 。
棉花¥ 150 +
棉花被对化纤产品过敏者、有气管或哮喘类患者非常友好。但是棉花类被子需要每年’被弹’一次来提高性能以及清洁,专业的’弹棉花’的师傅目前也非常难找了。在南方,棉花被也容易受潮。
驼毛¥ 2,000 +
主要是骆驼毛或者羊驼毛,取自驼肚子上的茸毛,因为骆驼耐寒,所以驼毛被的保暖性也很好。我们参考了来自日本的研究,驼毛被比羊毛更保暖,也更能维持一个适宜的湿度。驼毛被价格昂贵,所以定价太便宜的需要留心。
羊毛¥ 350 +
羊毛是从绵羊身上剪下来的毛,也很保暖,同时能有效地隔绝尘螨。只是相比之下打理更加麻烦点,而且容易有味道,而且不怎么美观。建议可以选择羊绒。
羊绒¥ 3,000 +
羊绒被的羊绒一般是从山羊身上刷下来的,保暖性是羊毛被的1.5到2倍。密度高,与丝相近,保暖性也好,吸湿排湿性强。羊绒比羊毛贵非常多。
天然类填充综合推荐:羽绒 > 蚕丝 > 驼毛 > 羊绒 > 羊毛 > 棉花
¥ 150元 +
合成纤维缺少细菌滋生的条件,所以不会发霉虫蛀,价格也低廉。合成纤维对于过敏,哮喘,湿疹等患者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对于灰尘非常敏感,那么应该常洗你的被子,这时候合成纤维的被子方便洗涤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
很多人认为合成纤维的被子没有天然的暖和,其实这是错的。当下时髦的空心纤维和超细纤维( ¥ 200 +),触感和天然被几乎无异。
合成纤维类综合推荐:空心纤维和超细纤维。
3)给过敏体质的你大部分情况下,对于羽毛和羽绒的过敏反应都是因为被子里积攒的灰尘,而并非羽毛和羽绒本身。如果你是过敏体质人群,保险的建议是购买合成纤维被。但是技术在发展,也有一些天然填充的被子可以尝试。我们有以下几个建议:
合成纤维被:可以常常清洗,而且比较好是短纤维涤纶被,可以在60度左右洗涤,这温度的水可以杀死尘。
针织的纯鹅绒被(缝纫地比较紧密的那种):可以让你和填充物中间筑起墙壁。
抗过敏比利牛斯山绒被:即能满足想要天然填充物的被子的需求,也能防止你过敏
桑蚕丝被:有非常优秀的防尘螨能力。
4)保暖系数宜家和 NITORI 的被子们有自己的保暖等级标准,相对可信度更高一点,建议大家还是线下多摸多看再购买。如果总觉得一层柔软的被子不够过冬,可以买一个毯子重叠使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的装饰。
如果你不放心,购买英国的被子,因为他们有权威的保暖等级设定: Tog rating。英国的 Tog rating 主要分成以下几种:
3 or 4.5 Tog (凉爽) : 这种被子略微保暖,所以夏天用非常合适。
9.0 Tog or 10.5 Tog(中度): 春秋时期使用。如果你也有暖气,也可以用来过冬。
13.5 Tog (超暖): 非常温暖,适合没有暖气的寒冷冬天。
一条4.5 Tog +一条 9.0 Tog(四季被) :一个夏被和一条春秋被,冬天可以叠加使用。
如果孩子的房间不是非常的寒冷,其实一个普通厚度的单人被子(135 x 200cm)就足够使用了,同时他们的房间应该维持在18度以上。因为儿童的体型较小,他们会比成人更容易在被子里温暖起来。重型的被子并不适合他们,可能会造成过热或者重压。
* 12个月以下的婴儿应该使用专用的被子或者婴儿睡袋。
天然填充的被子需要被专业的清洗,并且完全晾干,在家中基本不能完成这个任务。被子洗涤的次数会影响它的寿命,同时,也不能重压被子,会影响他们的保暖性。大部分合成纤维的被子可以直接扔进洗衣机,但还是看下保养标示,注意水温之类的信息,也不要重压他们哦。
-
关于被子的牌子我们没有什么推荐的,还是需要你自己尽可能多地去摸,去看他们的填充成分。不过正好刚买了 The White Company 的被子(最近很喜欢的一个牌子),使用后再和大家反馈。如果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请留言吧。
2016.11.22 更新
写了这个答案快一年了。还有一些我无法确定来源的小伙伴再此也先感谢。选择了我这个装修不好。客服一般的小卖家。家里每天所做的产能有限。因此也特别在意每一位小伙伴也尽全力能让小伙伴满意。
。在原答案下我说过如果去买蚕丝的话 会更新 最近有去桐乡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只要别吐槽我的文笔就行哈~
齐家专栏
也建议对性价比及蚕丝被真实性有需要的杭州周边的小伙伴自己开车过去,可私信我要市场地址~
----------------------------------以下是原答案-----------------------------------
我说下我的意见,我80后,南方人,目前在杭州,家里父亲10几岁就去永嘉学做棉被,到现在已经40多年,目前还继续开棉被店。所以从不缺被子 比如:
从小到大一直睡父亲做的棉花被, 常规标配是
夏天盖4斤 垫5斤(再放凉席)
冬天6-8斤 垫10斤
从前年开始,因为父亲棉被实体店,生意不佳,所以想到转型,正好有个山东的朋友做蚕丝被都10多年了,所以考虑到做蚕丝被。一来场地现成,二来棉花被也可以继续做,因此作为儿子就享现成了
所以目前的配置是:
夏天 4斤棉花被 垫5斤棉花被(再放凉席)
冬天6斤蚕丝被 垫10斤棉花被
因此我说下棉花被跟蚕丝被的感受!
夏天篇
1.个人睡觉比较喜欢抱着东西,夏天把被子卷在身子底下很爽,而且被子的很多地方还是凉的。
2.天气非常热就空调了,开空调盖棉花被,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是在南方爱好跟我一样,那夏天跟我选就行了!
冬天篇
1.首先垫被非常重要,很多觉得被子不暖和的小伙伴我建议垫被做的厚点,因为重要所以放在第一条
2.同样6斤的棉花被和蚕丝被,舒适性还是蚕丝被,但是2个人睡的时,2人之间蚕丝被的缝隙,比棉被的大,所以我跟我媳妇经常睡几天棉花被,又换几天蚕丝被(没办法我家里就2人,直接换房间就行)
3.很多说盖蚕丝被还冷的只要上面盖毛毯就行!
-----------------------------------------------------------------------------
在分享下家里收藏棉花被的小方法
1.存放压缩袋抽真空是最方面的,淘宝一堆几十块的压缩袋,不需要买好的。
2.被子中放肥皂 舒肤佳就行
-----------------------------------------------------------------------------------------------
另外因为店里要去 洲泉进蚕丝片及配套配件,所以也跟大家说下这些东西蚕丝被的东西
首先蚕丝原料很多,批发市场也是真假混着卖,比如70%含量 或者木棉,或者化纤,如有小伙伴需要照片我下次进货去拍给你们看
给大家普及下一般店里卖的蚕丝被有如下几个成本组成
1.蚕丝片(双宫300 咋蚕丝 150)
2.纱布套 (大小不同40肯定够)
3.被罩(大小不同80肯定够)
4.包装袋(大小不同30肯定够)
5.人工(各个地域不同,计量方式不同)
6.淘宝的加个运费
关于蚕丝被的购买建议
1.你不差钱 我建议你买品牌 比如浙江的钱皇,肯定比你买淘宝小牌子会好!
2.想买性价比,自己跑市场,就问最贵的,然后让市场的阿姨给你直接做。
本人文笔有限,就是简单的把自己知道的写出来,然后顺便给你们介绍下我父亲!所以觉得有用就帮我点个赞吧!
被子优选精品推荐
============【被子精选 名优品牌床上用品被子优选精品推荐>>>>】
-
沪ICP备13002314号-1 沪B2-20170342 组织机构代码证:66439109—1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网信认证 网信编码:1664391091 举报电话:400-660-7700
齐家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5-2025 www.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